最近股票市场热度飙升,市场持续放量大涨,指数突飞猛进,各路大神、专家纷纷出场鼓吹新一轮大牛市已经开启,在赚钱效应吸引下,大量场外资金也跃跃欲试,生恐错过大机会;那么大牛市真的来了吗?
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具有复杂性、反身性、自适应性、或然性和无边界性,虽然有规律可循,但很难准确预测,更难持续精准预测,所以长期投资的成功不应该建立在对市场进行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按照聚沣资本的投资模式,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根据符合我们投资原则的投资机会多少来决定组合仓位的高低,避免主观判断和频繁的择时操作;但在极端的顶部和底部区域,我们仍会运用“聚沣择时时钟”来判断市场大体方向,适当调节仓位和进行风险对冲。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状态已经具备一定极端性,所以有必要运用我们的“聚沣择时时钟”对市场趋势做适当分析。
我们分析的结论很明确:与大多数的市场预期不一样,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可能并不是什么大牛市的开始,相反,短期的市场亢奋极有可能是阶段性情绪高点,与其担忧踏空大行情,我们可能更应该防备市场阶段回调风险。
我们的聚沣择时时钟模型主要基于估值、流动性、业绩增长、政策四大核心变量对市场趋势和周期进行大致判断。一般来说,在估值偏低,流动性大幅宽松的市场背景下,大概率将是牛市周期。当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的背景没有问题,但是,流动性的拐点实际发生于2018年底、2019年初,股票市场也已经经历了1年多的震荡上升,部分科技、消费板块已经积累了极大涨幅,估值已经进入偏高区域,而传统的金融地产和制造业蓝筹估值相对低,所以本轮行情以这些板块为突破口启动有一定支持基础,但是我们认为要演变成大牛市行情在政策和业绩增长两大核心变量上都面临极大阻力和不确定性。
7月以来的飙涨行情,主要是短线热钱资金借助金融改革的政策利好,以今年以来表现落后、机构低配的金融、地产为突破口发动,由于金融地产板块资金吸纳容量大、对指数权重贡献大,一旦启动,市场热度、赚钱效应急剧飙升,市场热度和赚钱效应又吸引大量散户资金追涨买入,推动市场进一步上涨,从而形成反身性的正反馈,实现市场趋势的自我强化,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2015年行情的重演,市场暴涨暴跌,部分短线热钱资金能实现快速获利,而大量普通投资者则必然套牢在山顶。然而,历史不会也不应该踏入同一条河流,近几年来,中国宏观经济一直同时面临宏观债务率高企和经济增速下降的双重压力,而今年在疫情短期冲击下,宏观债务率又进一步大幅攀升,杠杆易升难降,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增长也开始有所恢复,但经济增长显然很难追上债务的增长,债务压力加大仍是大问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资产价格的暴涨暴跌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这可能是政策所绝不允许的。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一直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其中防范债务资金链断裂和资产价格异常波动是两大核心。我们不难判断,监管层应该会及时出台相应措施,防范于未然,打断市场已经形成的反身性正反馈机制,避免市场暴涨暴跌的恶果。市场反身性强化机制一旦打破,短线热钱资金就会从前期的热点板块撤出,散户追涨热情随之消退,市场就会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所以,我们在投资操作上,不应该寄希望于牛市行情、通过追逐短期热点板块实现快速获利,而是应该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原则基于长期价值精选个股,均衡配置,长期持有,实现长期投资业绩的胜利。近期,我们适当的减持了短期涨幅过大的金融板块,但总体仍保持积极仓位,继续坚持持有长期看好的优质公司股票,无论市场牛熊,我们相信持有这些优质公司股票都终将获得相应回报。